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发展历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产品中心
热电材料
热电粒子
半导体制冷芯片
温差发电芯片
热电制冷模组
温差发电系统
市场应用
半导体制冷
温差发电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行业资讯
人力资源
招聘信息
服务支持
技术支持
资料下载
联系热线:17671460576
中文
|
ENG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17671460576
18986415580
服务邮箱
service@hbsgr.com
新闻中心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何佳清教授团队在顶级期刊连续发表 PbTe基热电材料系列最新
能源的回收和有效利用是应对当前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热电材料本身可以实现固态条件下电和热的直接转换,由热电材料制备的热电器件,可以用于热电发电方面,例如汽车尾气废热回收、工业废热转换成电能;和热电制冷方面,例如微型芯片和精密仪器的高效制冷。
2019-05-28
查看详情
热电材料:走进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发新时代
范平教授团队他是材料物理研究方面的资深专家,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特别是薄膜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的积累。他是深圳市先进薄膜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大学薄膜物理与应用研究所所长、薄膜物理与技术交叉学科带头人……在这些光鲜亮丽的头衔背后,是范平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勤恳和踏实,他成为了一位刻苦钻研的学者,一名敬业爱岗的科学家。正是这种求实的态度,帮助范平在高新技术研究和科技产业化的沃土上收获颇丰,成为我国卓有成绩的材料界攻坚能手。1979年,范平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自此,瑰丽神奇的物理世界大门在他面前徐徐打开。1985年起,他执教于深圳大学应用物理系,现为深圳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院长、教授。2002年到2005年,他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工程专业读博的经历,拓展了他的研究视野和眼界,使得他将研究目光聚焦于薄膜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领域。至此,在这一阵地范平已经耕耘了三十个春秋,取得了一系列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不断地书写着新材料研发的传奇。理论创新,傲立国际舞台时间巨轮永不停歇,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探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发的征途上...
2019-05-28
查看详情
中科院金属所研制出利用体温发电新材料,黑客帝国是否将成现实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研制出能够利用体温发电的新材料。将这种不足一指宽、0.1毫米厚的单片灰色软质薄膜样品贴在人体手腕处,所连接的测量电表上立刻显示出有明显输出电压。这种高性能柔性热电材料可实现最薄仅有数十微米,用其制成的薄膜电池可以回收利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进行发电,比如利用照明灯灯罩散发的热量或人体体温。使用人体体温发电时,体温与环境温度相差15摄氏度左右时可实现微瓦——毫瓦量级发电量,发电效果随着温差的增大而提高,特别是当人体运动时消耗生物化学能产生热量或是北方地区室外年平均温度低于20摄氏度的时候。只要有温差存在就可以发电,体温高于环境温度或是环境温度高于体温都可以。利用这种新材料制成的薄膜电池,即“柔性、可裁剪碲化铋/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首次将高性能碲化铋热电材料与低成本纤维素纸进行网络结构复合,同时具有优异的变形能力,能够充分贴合复杂曲率变化的人体体表,并维持与周围环境的温差,从而提升热能转换效率,可应用于新一代低功耗微系统供电技术。
2019-05-28
查看详情
拓扑材料是理想的热电材料
想象如下情景:你不依靠传统的电力运行空调,而是依靠温暖的夏日里太阳的热量运转空调。随着热电技术的进步,这种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可能有一天会成为现实。热电器件由能够将温度差转化为电力的材料制成,而不需要任何移动部件 – 这一性质使得热电体成为潜在的具有吸引力的电源。这种现象是可逆的:如果给热电器件通电,就会产生温差。现今,热电器件被用于相对较低功率的应用,例如沿着输油管线为小型传感器供电,在空间探测器上作为备用电池,以及用于冷却微型流体。但是科学家们希望能够设计出更强大的热电设备来收集热量,这些热量是工业生产过程和内燃机的副产品,并且把那些浪费的热量转化为电力。然而,热电器件的效率或者它们能够产生的能量的量目前是有限的。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们已经发现了一种使用具有独特电子属性的“拓扑”材料将效率提高三倍的方法。尽管以往的工作已经表明拓扑材料可以用作有效的热电系统,但是对于这种拓扑材料中的电子将如何响应于温度差而流动以产生热电效应,几乎没有研究。拓扑材料是理想的热电材料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们正在寻找将热量转化为电能的方法,在某些拓扑材料中找到了或许可行的可能性(Image:Chris...
2019-05-28
查看详情
武科大教授樊希安团队成果落地梧桐湖 把芯片从实验室搬到车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湖北高校资源密集,科教优势明显,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科技成果就地落地转化是关键。当前,我省科研成果落地情况如何?“卡脖子”难题是如何破解的?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访部分科技企业,倾听成果转化的故事。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一壶热水倒进去,LED灯点亮了。手指轻轻一按,手表的液晶屏唤醒了。3月24日上午,鄂州梧桐湖新区,武汉科技大学教授樊希安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演示了温差发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2018年年初,樊希安携温差发电技术赴鄂州创办湖北赛格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武科大第一家学校参股、教授创业的项目。“公司的核心技术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芯片。为通信企业解决恒温芯片‘卡脖子’难题,实现进口替代,是我们创办企业的初心。”樊希安小心翼翼拿出一个4×4毫米的芯片,“这是日本一家公司生产的,目前,我们公司只能做到6×6毫米,正在进行技术攻关。”政策+资金 教授创业开局顺利“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从踏进半导体芯片研究的那一刻起,樊希安的目光就瞄准了实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
2019-05-28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
20
21
22
23
下一页»
湖北赛格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Hubei Sagreon New Energy Science&Technology Co.,Ltd.
地址:
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普天科技园1号楼301室。生产基地:鄂州市梧桐湖新区凤凰大道9号东湖高新科技创意城A-16栋
邮编:436000
电话:座机 0711-2400199、2400299
王经理 17671460576
service@hbsgr.com